一個孩子是否有愛心,善良,這些都是作為一種優良的品質,對一個人的成長是非常有幫助的,因此,父母如果要想孩子將來長大了成為一對社會有用的人,就必須先重視孩子的愛心。
首先讓孩子學會愛父母,一個不懂得愛父母的孩子,便等于長大失去了做人的最基本的品質。因此,孩子的愛心培養,就應該從孩子愛自己的父母開始。
只有讓孩子愛自己看,體諒自己,孩子才會用善良的心去愛別人,體諒別人。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在自己孩子的同時,還要讓孩子學會愛自己。這樣孩子才不會覺得父母對自己的愛理所當然,才會把愛父母當作是一種自發的行為。
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要幫助孩子不要攀摘花草,不要欺負小動物,并且告訴動植物也有生命,人類要和他們和諧相處,這樣都有利于培養孩子的個性。
缺乏同情心的孩子只會關心自己,只顧自己的快樂,而無視別人痛苦,甚至把自己的歡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這種孩子是可怕的,因此,家長要在生活中正確引導,從小培養孩子的同情心。由于年齡的差異,也許孩子體會不到別人的痛苦,這個時候家長要巧妙地引導孩子轉換看問題的角度,讓孩子想象自己受傷或者摔倒是的痛苦,這個時候孩子也就會同情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