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馬虎、做事丟三落四是經常的事情,有時候經常把課本忘在家里,忘記帶紅領巾,忘記到鑰匙等放在家里。很多時候,讓家長擔心的不是孩子在生活中的這些粗心的習慣,而是這種行為所帶來的后果。
面對孩子的粗心,有的家長埋怨、批評、甚至打罵孩子,這樣處理的效果是不好的,只會導致孩子和父母關系的僵化。成人丟三落四的時候,孩子馬虎一點,并不是什么大事,面對孩子的這些問題,家長們沒有必要把問題看的那么嚴重。
孩子粗心,在大多情況下,只靠增強自覺性是不夠的。如果仔細觀察,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樣一種現(xiàn)象,很少有孩子的功課是這樣粗心。
其實,人的情緒,興趣、自控力等直接影響感知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孩子如果對某門功課缺少興趣,學習情緒不穩(wěn)定,很容易被學習以外的事物吸引,這個時候更是粗心出錯的高發(fā)期,所以,家長要根據(jù)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采取恰當?shù)姆椒ǜ恼中牡膲拿 ?/DIV>
面對孩子的粗心,父母需要拿出更多的耐心和寬容,慢慢想辦法,千萬不要瞎指揮亂批評,更不要一蹴而就。孩子細心的好習慣是日常生活總一點一滴養(yǎng)成的。
在學習方面,每個孩子都會又粗心的習慣的,為了讓孩子盡快改掉學習上馬虎,粗心的壞習慣,家長最好的辦法是幫助他們找到粗心點,面對孩子的粗心,家長與其給他們上思想政治課,還不如具體幫助孩子找出原因所在,轉換一下思維,讓孩子徹底改變這些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