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到了高三年級,教師的大量時間和精力都用來‘指揮’學生搞題海戰術。但從今年高考試題來看,題海戰術幾乎完全失效了。”盡管執教科目不同,但不少高中老師在談及對本次高考的看法時,都深有感觸。
解題思路藏匿課文中
截至目前,上海高考各科的試卷真題仍沒有正式公布,因此全面剖析試卷的難度較大。采訪中,一些高中老師對記者說,綜合考生考試后反饋的情況,他們的第一印象是:這次高考“指揮棒”似乎已經將考察目標指回了課本。
市三女中英語教師徐老師告訴記者,今年英語科目的試題難度適宜,學生考完以后普遍反映“感覺較好”。“事實上,關于如何在教學和考試中取得平衡點的問題,我們也一直在研究。從今年來看,題目難度沒有超出教學大綱的要求。以課文為載體,讓學生把基礎打好,這種教法被證明是正確的。”
考試以“課”為本,在今年的語文考題中也得到了充分反映。上海市特級語文教師陸繼椿說,通常到了高三年級,不少語文老師給學生講課文的時間很少,因為往年高考語文中除了文言文試題外,現代文閱讀理解和作文都與課本無關,老師當然要“拋”掉課本大講應試技巧。“但這次的考試試題,其解題思路都藏匿于課文中。如果考生認真學習過高三語文課本中選錄的文章,那么在這次語文考試中,做好現代文閱讀理解問題應該不大。”
另據記者了解,今年的物理考題也緊扣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難度與去年差不多,符合二期課改考察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要求;歷史和政治考題,總體難度也不高,但是都要求在學生掌握課本基礎知識點的基礎上有一些理解能力的延伸,對論述有一定要求;化學考試和綜合能力測試則更加貼近生活,考察學生活學活用知識的能力。
偏離教學大綱惹爭議
對于今年的數學考題,考生中“難”聲一片。昨天記者采訪了一些高中數學教師,不料他們對于今年數學試題的難度爭論也很激烈。
一些老師認為,今年的數學卷符合二期課改要求,強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察。與老教材相比,新教材增加了對算法、矩陣、行列式、向量、概率統計等內容的考察,要求確實較往年要高。今年的試卷中,很多填空題都要求學生在解題時腦筋“多轉幾個彎”,不是一次簡單的運算就能解答的。由此,以往訓練學生反復操練,從而實現快速解題的“題海”戰術就失效了。
不過也有數學老師認為,今年的數學試題偏離了教學大綱,考試的要求已經超出了平時教學的要求。“考試第22題是關于抽象函數的,估計只有受過數學競賽訓練的考生,才有希望做出來。”此外,考試第13題是一道填空題,考察的是關于格點的知識,這也超出了課本知識的范圍。記者了解到,光這兩題就占了20分,數學基礎一般的學生恐怕不容易得分。
此外,今年的數學試卷結構變化較大,填空題和選擇題的題量與往年不同,也讓不少學生在考場上亂了方寸。讓老師們感到特別“胸悶”的是,今年高考前分發給教師的“考試說明”,與后來數學考試的實際考題不符。“一些在考試說明中標出今年要考察的新題型,考試中卻沒有。老師花費時間教學生解答這類題目的心血就白費了。”
不少老師希望,作為對考試有重要導向作用的“考試說明”,應恰如其分地反映考試要求,不應對學生和老師產生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