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有了妒忌心的時候,家長該怎么辦呢?如果孩子有了妒忌的表現,而且認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作為家長應該了解什么,注意什么。令我吃驚的是,幾乎所有專家的回答都差不多,而且都與我所觀察和了解的情況相吻合。
妒忌現象在孩子之間發生是很常見的一件事情,孩子妒忌的行為,一般跟孩子有意識或下意識地拿自己跟其他孩子做比較有關,通常,被比較的對象都是在那些在他們看來比自己幸運、聰明、漂亮和成績更好,更有人緣的孩子。孩子這樣做的比較正常的,父母千萬不要因此而指責孩子,這種比較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是正常的,父母應該最清楚,因為父母自己就在孩子之間不斷地做比較,在每一個兒童游戲的場所,我們都能看到妒忌心理激勵孩子行為的現象,比如向其他孩子證明自己更有力氣,玩得更棒,不是好欺負的,在幼兒園里,孩子們都會在其他孩子面前宣稱自己更強。如果他們打算在哥哥面前證明自己如何勇敢、多么能干,那么他們就會給自己定下目標,并為此作出更大的努力。
家長們不應該忽視的是,孩子們在公開或者暗里較量,都會傳達一種信息,那就是要獲得父母對他們的關注和愛護,盡管天下所有的父母曾經都是孩子,但是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不明白,孩子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理解,為什么爸爸媽媽不能被自己一個人獨自占有。
孩子越愛父母,越崇拜父母,越尊重父母,就越難接受父母的一雙手不能全部都給自己這樣一個事實,所以,當家長發現某個孩子出現嫉妒心理而變得令人難以忍受的,甚至出現攻擊行為的時候,家長一定不要猶豫,而應該及時給孩子明確的界限。
無論家長采取什么樣的方式來處理孩子的問題,有一點不能忽視,當孩子不再愛父母的時候,或者說當孩子不再在乎父母的時候,孩子就不會再吃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