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少數家長總在感慨,現在孩子越來越難教了。這確實一個現實問題,家長針對這種現象,要冷靜地思考,如果家長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為孩子思考問題,我想家長和孩子的關系肯定會得到許多改善。
這就要求家長具有換位思考的習慣,能夠換位思考并且洞察對方的情感,用更智慧更敏感地心思和孩子進行交往。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這一過程,更加理性的處理自己的事情,以避免孩子在犯下嚴重的錯誤。
我們要知道,孩子從一出生下來,就有一種需要我們同情的心態,家長要高度關注孩子的情感世界,如果孩子在哭泣的時候,能夠得到我們的安慰的話,那么這個孩子就能感覺到被大人理解,被理解和他人的情感。父母要對孩子的情感有著一定的敏感度,家長如果有時間的話,可以訓練孩子的情商,這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有利的。
我們要讓孩子懂得什么是換位思考,為了探索是什么在觸動孩子,以及孩子以后在自己的一生道路上有什么打算的話,人們必須從孩子自己的角度看待問題,多去了解孩子,想想孩子做事的動機所在,換位思考能夠促進人們開始思考自己面對孩子的態度和行為,換位思考的也能改變人們的主觀想法和態度。
在這個基礎上,家長也要學會傾聽孩子的聲音,我們要知道,孩子所思所想,在孩子身上都會有些體現。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不要被孩子牽著鼻子走,如果孩子失控了,家長沒有辦法教育,這就是家長造成的,家長是有這方面的原因存在的。家長首先要努力讓孩子平靜下來面對自己所做的事情,當孩子在已經失控的情況下,家長不應該爆發,這樣會導致孩子的很僵硬的局面,家長要嘗試用自己的生活經歷去教育孩子,很多孩子都是期待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得到家長的尊重和理解。
家長要學會正確提問,家長以及其他人提出問題時,家長提問如果只需要用是或者不是來回答。在出現情況下,重視孩子看法的人,就應該允許孩子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同時也允許孩子給出多種答案,家長在處理這類問題上,要想辦法讓孩子感同深受的能力,這樣教育孩子就更加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