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一家媒體公布的一份針對90后現狀的網絡調查問卷顯示,在參與調查的1200多名90后中,只有24.66%的人認為,社會責任感是成人最應當具有的素質,比例不到四分之一。對于青少年責任感缺失的討論再次引發社會關注,同時對于學校教育應重視責任教育的呼聲日益強烈。
我們的孩子怎么了
近兩年出現了所謂“啃老一族”,一些高中畢業甚至大學畢業的孩子,感覺找工作太難,干脆呆在家里整日吃喝玩樂,坐吃父母的“老本”。
而一些青少年缺失責任感,不僅表現為“啃老”,其人生觀、道德觀都讓人深感憂慮。
6月19日,北京大學生殖醫學與培訓中心教授李潭公布的有關青春期性調查報告中披露,超過七成的青少年認為,只要相愛就能發生性行為,“發生性關系后,約有百分之三十意外懷孕,必須做人工流產”。一時間,媒體嘩然,公眾嘩然。
而近日一篇名為《一個早熟90后女生的驚世語錄》的帖子更引起網友熱議,該女生稱:“靠工作養活不了人,就換個思維讓男人養活”!不少網友認為女孩生活觀和愛情觀出現“變異”和偏差,呼吁更多成年人了解年輕一代想法。有網友更直言不諱地指出其缺乏做人起碼的責任感。
當然還有嚴重的,據媒體報道,在升學、就業和情感等多重壓力下,個別學校同學之間、師生之間關系在急劇惡化。6月初,因欠同學3元錢久拖未還,曲靖市陸良縣炒鐵小學學生小王遭到同班4名同學毆打,最終不治身亡。至于死者欠下3元錢的說法卻有不同版本,有的說是作業本錢,有的說是該校存在學生賭博情況,死者欠的是賭債。僅2008年10月份,我國就連續發生3起惡性弒師事件。
媒體和社會公眾不約而同發出同樣的困惑,我們的孩子究竟怎么了?
全國十佳中學校長、山西省曲沃中學特級教師郭簃認為,這些問題背后折射出一個共性問題,那就是當事人身上缺乏起碼的責任感,缺乏為人處事的基本道德底線。尤其值得深思的是,這些孩子大都正在或接受過正規學校教育,其中責任教育的缺失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