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守信,是一種可貴的優良品質,家長和教師們都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誠實的品質,不讓孩子撒謊,這個教育工作時很重要的。其實孩子說謊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為這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心理變化。
我們大人應該拋開自己的立場,善待孩子的說謊,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用心去透視孩子的謊言,去發現孩子謊言背后的意義,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幫助孩子,解決她們的心理問題,以及孩子所遇到的問題,這樣就能達到目的。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一種謊言并不是出于虛偽和欺詐,而是孩子她們繽紛的想象力的體現,是天真浪漫好奇心的必然產物,所以,面對撒謊的孩子,家長要因勢利導,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讓孩子有興趣一步一步去追求知識,我們要深知,謊言是孩子幼小心靈的一種美好的向往,一種理想的寄托,表現出孩子童心的天真和爛漫。
孩子說謊有時候是受父母的影響,一些家長本身的說謊行為,常造成孩子說謊的直接因素,成人對孩子說的話沒有兌現,也往往被孩子視為騙人的行為,父母、師長是孩子心目中有權威的人,如果孩子面前撒謊,就會讓孩子產生撒謊不為錯的錯覺。
有的孩子常用一些謊言,來達到自己的某種目的,一些孩子想要在父母心目中保持好的形象,或者想要得到大人的贊賞,他們就會想辦法說謊來取悅于他人來夸耀自己等。
孩子說謊,也不過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這個目的可能處于好奇心,但是決對沒有惡意,大人在生活中尚且有善意的謊言,或者隱瞞一些事實的真相,更不要輕率的給孩子一撒謊的罪名。
我們不要因為一件小事,傷害到孩子的內心,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聽說過孩子被狼吃掉的故事,對于孩子而言,失去父母的信任是很可怕的事情。
一些家長或老師濫用懲罰,是造成孩子產生恐懼心理的一個重要因素,一些家長怕孩子變壞,常常加以責備,有的家長是受傳統思想的影響,認為打罵才是最好的教育,有的家長性格粗暴,孩子少許不對之處就打罵,這些都是錯誤的家庭教育,容易造成孩子恐懼的心理,因此,當一個孩子以前遇到類似的事情遭受打罵,或發生自己不愿意發生的事情,她就會掩飾事實的真相,讓自己免受處罰。比如孩子之間法傷矛盾時,孩子作業沒寫經常對家長說,老師沒有布置作業,作為成人,更應該認識到,說謊的實質或許是孩子在恐懼心理支配下所采取的一種自衛的方式,所以,首先要顧及孩子的心理影響,而不是只嚴格的指責孩子的行為。任何父母都不喜歡自己的孩子說謊,更不會鼓勵孩子的謊言,但是,怎么做才能不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呢?
首先,大然要聆聽孩子的謊言,讓孩子暢快地說出來,暢快地表達自己,即使是在編一個謊言,大人也不要去揭穿它,批評它。只要你聽他講,用心去聽,你就會感受到這些生澀的假話背后孩子的感情和動機,通過聆聽,才能了解孩子說謊的動機,然后對癥下藥,實事求是的處理,這樣才不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危害孩子的健康成長。鼓勵孩子說真話,鼓勵孩子說真話,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有意識地向孩子灌輸不應該說謊的思想,讓孩子明白說謊的后果。要不斷鼓勵孩子說真話,即使孩子做錯了事情,也應該及時表揚孩子的誠實。
父母應該做孩子誠信的榜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言行,所以,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也是不能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