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發現,原來一直聽話的孩子,進入青春期后,忽然變得叛逆起來,總是和父母合不到一起去,為此,父母也總是叛逆不已。
當孩子很小的時候,她們經常面對大人所要求的一切,總是說好,特別是女孩子,她們的自我價值感沒有得到很大的發展,無法對別人的要求進行正確的判斷,因此,即使是無理的要求也會欣然接受,這對于女孩子而言是非常不利的事情,因為這會讓孩子不知道怎么保護自己。這個時候,父母要能夠認真對待孩子的感受,孩子就越容易建立自我價值。
建議父母要多和孩子進行情感交流,情感交流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在青春期,孩子其實有父母的溝通的強烈愿望,如果孩子表現得不愿意和父母交流,那說明孩子和父母不能理解她。因為父母不要因為工作忙、應酬多而忽視孩子的對話需要,要勤于與這個時期的孩子進行對話。在對話的過程中,父母要使用鼓勵的語氣,當孩子收到的肯定時,這個時候對父母的意見就不會斷然否定,及時孩子反對,也會經過認真思考,并給出父母反對的理由。
遇到事情時,父母應當多聽聽孩子的意見和看法,和孩子一起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如果孩子說的話確實有道理,家長應該積極采納并對孩子做一番表揚,即使一開始不同意孩子的意見,也要耐心聽完,充分了解孩子的看法后,不能訓斥和貶低孩子,而應當耐心啟發孩子,給孩子擺講事實的道理,讓還愛明白為什么這樣做而不能那樣做,孩子心里服氣了,她的嘴也就不會那么硬了。
父母不要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孩子,孩子想干什么,不要用自己的經驗去套,要相信能夠自己設計自己的人生,經過這樣的思考,如果孩子反對孩子的意見的話,要注意交換意見的方式提出您的想法。面對青春期的孩子,任何說教意味濃的話都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因為她正在建立自己對世界的認識和判斷體系,我們不要我們大人的一套強加給孩子,孩子是不會接受的。
我們要給孩子保持平等的關系,越是把自己當成家長看,孩子的反抗心理就會越強烈,因此,父母要與孩子保持平等的關系,要知道,如果父母用高壓政策來教育孩子的話,那就意味著孩子這一生都不會有自己的主見了。
我們要冷靜處理孩子的叛逆,盡管孩子不能像大人一樣控制自己,當他們對大人的管教不服氣時,孩子可能情緒比較激動,可能會沖著大人發脾氣,可能會有過激的語言和行動。這時父母千萬不要跟著孩子一起急,要想辦法控制孩子的情緒,可以先把事情放到一邊,直到孩子變得心平氣和,再來和孩子講道理,因為孩子在心情順的時候即使父母批評了孩子幾句,孩子也能聽得進去,而孩子正在火頭上即使孩子知道父母是對的,有時候也不會理睬父母的。
父母的教育最主要的原則是引導,而不是規定,因此,父母要多給孩子一些權力,自己只要掌握大的方面就可以了,讓孩子不違反原則,不超越界限就行了,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給孩子一些主動權。我們要知道,在青春期,孩子出現的叛逆現象都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