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生活節奏快,年輕人都忙著上班,沒有時間顧忌小孩子,都把小孩子交給老人去帶。這些老人們都喜歡孩子,又有充足的時間和足夠的耐心,所以他們也樂意承擔起教養孫輩的責任,當由于老人對孩子的過分愛護,這對父母的教育很不利的。他們往往對孩子疼愛過度,處處遷就孩子,容易造就孩子任性,依賴性強和生活自理能力底下等特點,如果我們不及時糾正,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長的。
一般的,在老人的庇護下,容易出現兩個極端,一是導致孩子擔心怕事,性格沉默,二是孩子放縱性很強,難以管理。所以,祖輩們一味溺愛,對孩子的過錯過分寬容,全完遷就袒護,孩子會喜歡這樣,父母更愛孩子,但發現孩子過錯時,通常會嚴管,并教訓和懲罰孩子。父母這樣做完全是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但由于老人的偏袒,孩子分不清好與壞,反而會記恨父母,產生抵觸心理。
父母要想和老人配合好,共同教育好孩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父母要理解老人愛孩子的心理,千萬不要埋怨老人,應該肯定老人的慈愛之心,尊重老人的勞動成果。兩代人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往往存在認識上的差異,在生活的過程中,更需要兩代人之間好好的溝通,統一認識,父母可以向老人講述溺愛矮子的危害性和教育孩子的責任,青年的父母在和孩子溝通時,可以列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兩代人可以建立必要的家規,父母在工作之余,一定要多抽點時間陪陪孩子,讓孩子和家長始終處于一種和諧的關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