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功課查的學生,不至于對社會造成負擔,但如果人格操行存在問題,社會不知要付出多少社會成本呢?
學生和老師相處融洽當然做好,只是,學生會對老師產生一種崇拜和仿效的心態,所以,如果老師的人品不好,不管他怎么會教書,也沒有一個家長愿意把孩子送給這樣的家長,我們要一直把較好學生的心,視為教學的最高原則,因為唯有真正、積極的心,才能派養出未來的人才。
現在社會有多少學歷高的敗類,如果我們的孩子變成那種人,就是教育的最大失敗,就算孩子的人品操行沒有出現什么問題,在老師的教導下,個性、談吐也不能變得比之前差,而且,如果能夠好好教的話,也不至目前的成績提升,對于他往后的人生,更有很大的幫助,如果我們能讓學生在生活中有一些改變,變得更愿意動手參與家庭事務的話,無疑是更高的附加價值,因為良好的教學,能擴展學生的視野,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創造能力。這也是我們教育的成功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