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順老人是中華民族的美好美德,也是衡量一個人為人處世的基本標準,它體現了最基本的人性和道德觀念。
作為家長,要教育孩子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培養孩子的孝心:
首先,給孩子做好孝道的榜樣。父母本人要做好孝敬長輩的楷模。孩子對待父母的態度,直接受父母對待長輩的影響。因此,父母要時刻不忘照顧年邁的雙親。如果平時因居住比較遠,或者工作比較忙的話,不能和老人朝夕相處,那么我們在雙休日盡盡量抽時間帶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幫助老人朝夕相處。
父母首先要成為孩子最好的老師,。孝心就是一代代父母的身體力行中傳承、沿襲下來,孝心就是在父母的榜樣下養成的。因此,要想培養孩子的一顆孝心,懂得愛,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要做孝敬長輩的楷模。
我們要小抓起,從小事做起。讓孩子養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著手塑造和培養。平時教育孩子要關心父母的健康,要幫助分擔憂愁,要幫助父母做家務。當還在不會時,父母要耐心地教,孩子做錯事是,不要強加指責,孩子做得好時,要多加表揚鼓勵。孩子只有親身實踐和體驗才能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嘗到為別人付出的快樂。
我們要教育孩子父母養家的辛苦。現在很多孩子不知道父母的工作情況,不知道什么是應該做的,父母要有意識地經常地經常把自己在外地的工作和收入的情況告訴孩子,讓孩子明白父母的錢來之不易,孩子自然會逐漸珍惜自己的生活,也會從心底對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我們要善于給孩子制定孝道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孩子必須知道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不該做的。這樣才能用正確的言行來規范自己。我們不能忽視孩子的感恩之心,做父母要有意識地讓孩子體會到父母辛苦,體會父母掙錢來之不容易,體會父母對孩子的親情,體會父母也同樣需要孩子的關心和關愛。我們要重視楊孩子養成從小關心父母,體貼父母,愛護父母的好習慣,讓孩子知道去·孝順自己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