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的過程中,課前預習很重要,我們在預習的時候,要善于把握一個度,課前預習的內容不要過多,同時也不要占用孩子過多的時間。在預習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有的同學課堂上注意力很不集中,由于在課前預習很充分,孩子會覺得自己已經掌握了所有的知識點,因此對學的內容很容易失去興趣,一旦學習失去學習興趣,很容易造成孩子的注意力不夠集中,不能專心聽講。因此,這種過度的預習會降低孩子對課本的吸引力,導致上課聽講不夠認真,反映很遲鈍。
有一些同學很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果孩子過分預習,導致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后,上課時的注意力便很難集中。即便老師講課講到重點,難點時,孩子還不知所然,白白浪費了上課寶貴的學習時間。長此以往的話,專心聽講的習慣就難以養成。
還有一點,如果孩子過分預習,將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效率的提高。有些知識,不需要預習,在上課的時候,孩子反而會感到很新鮮,有助于孩子思維的敏捷,提高學習的效率。預習的目的是為了集中了解下一節課的主體思想,為后面的課堂教學做好準備。因此,在課前進行預習還是很有必要的。
在預習的過程中,也是要講究方法和策略的,首先要了解課文的預習提示和老師布置的預習提綱,其次是看看教材的提示、注釋和練習。預習過程中不能全面展開,對于基礎差或之前沒有很好預習的孩子來說,最好選擇一兩門學科進行預習,而且最好選好自己感到吃力和不擅長的學科,以這兩門學科為試點,取得好的成效后再增加預習的科目。開始實行預習時,要求不要過高,我們只要了解新課本的基本內容和思路,另外可以復習鞏固有關的舊知識,我們要找出課本的重點和自己不理解的問題,特別是那些自己不理解的知識點,如果時間不夠,不要苦苦研究,可以把問題留到課堂上去解決。
預習時間過短,要服從學習的整體計劃,我們要根據學習可以提供的時間來安排預習的時間,不要因為預習占用過多時間而打亂整體學習計劃。學習時間充足時,預習可以充分一點,學習時間緊湊時,就可以少預習點。預習也不一定要把所有的時間都弄懂才罷休,可以留點問題到課堂上,聽老師講解。我們預習的重點和詳略要結合任課教師的特點來確定。還有一些學科,是不用預習的,一種是自己學到比較好的學科,另一種是所學知識系統性很強,自己以前接觸過的學科。
我們這里所講的預習,并不是指孩子節節課都要預習,而是指有針對性地展開預習,在預習的過程中,要符合孩子的實際情況,做到有效預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