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文學習多過程中,寫作是大多數孩子都比較頭疼的問題,很多同學在拿到一個題目時,都無法下筆。這其實不是孩子的錯,我們不要因為這個去責怪自己的孩子,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幫助孩子提高寫作能力。
首先,孩子要有興趣。寫作興趣是提高孩子寫作能力的前提。父母在平時的生活中,要讓孩子多參加一些有益的課外活動,有時間的話,可以到孩子到外面的世界去見識一下,要求孩子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寫下來。
第二點,是要多觀察,孩子怕寫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與孩子對生活缺少觀察和積累造成的。其實,作文的很多素材來源與生活,我們每天所見的人,遇到的事,看到的景都可以成為我們寫作的素材。
第三點,要多看書。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從自己喜歡的書開始,慢慢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讀書的時間可以隨時隨地,不要僅僅局限于課堂的40分鐘。讓孩子養成一個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可以讓孩子把看到的好詞好句用一個本子摘抄下來,學會背誦一些優美的詞句,使這些詞語成為自己語言,這些語言以后自然用得上。
我們還要讓孩子多動腦筋。有的父母看書只關注文章的故事情節,這對寫作是沒有幫助的。父母需要引導孩子養成愛動腦筋的習慣。對于課本上或是看到的好文章,要多分析。作文思想的表達,要在寫作之前構思,要把自己對一些人或事的體會和感想寫出來。
最后要多聯系。要提高寫作能力,最關鍵的還是要多聯系,養成愛動筆的好習慣。孩子在開始時寫得可能不好但這不是最要緊的,我們要有這樣一種意識,只要孩子肯動筆,這就是一件好事啊。最好是要讓孩子養成勤寫日記的習慣,把每天所見所聞所感的記錄下來,時間長了,孩子的寫作水平自然會得到提高的。
在孩子的寫作問題上,父母不能急躁,也不能盲目去批評孩子,即使自己的孩子作文寫得再差,我們也要多鼓勵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懂得,寫作是一個需要長期積累和思考的過程,只要孩子對寫作有了興趣,孩子的寫作就慢慢邁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