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是學習興趣的源泉。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充滿著一種好奇心,好奇心也是推動人們進行創造思維的動力。
一個孩子如果充滿好奇心,到底有什么作用?好奇心是推動孩子獲取新知識的主要動力,好奇心是渴望通過自己動手來做一些事是孩子的天性。
好奇心也是孩子獲取知識一扇最緊要的門,是探索科學知識的動力,是啟迪孩子智慧的火花。很多科學家的成長經驗告訴我們,他們的一生是充滿了對奧秘探究的一生,也是由于有了好奇心,才驅使他們一步步攀登科學的高峰。
例如,當孩子因為好奇而把家里的東西扯壞了的時候,很多父母就會責罵孩子,當孩子跟著父母一起上街的時候,孩子可能會東指西指叫父母看,父母雖然沒有阻止,但通常會叫孩子不要看得太久。
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喪失對周圍事物的興趣,把自然界的事物都看成了習以為常的事情,對自然界沒有任何疑問,這樣孩子長大了,思考問題的角度就會變得很狹窄。
父母不僅不應該壓抑孩子心、禁止孩子發問,反而要鼓勵他們,小心呵護孩子的好奇心。我們要注意聽孩子的話,孩子問問題時,父母不要不理睬,厭煩甚至嘲笑的態度去對待。生活中的態度使孩子感到沮喪,從而放棄提問,孩子的好奇心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漸漸消失。不要簡單地將結論告訴孩子,我們要引導孩子去試驗,去思考,讓孩子自己去找結論,同時我們可以通過一些開發式的問題,激發孩子對事物的好奇心與求知的欲望。
同時,我們要引導孩子觀察事物的發展變化,給孩子思考的空間和時間,是呵護孩子好奇心的關鍵,父母如果經常給孩子一些強制性的作業任務,那么孩子會感到總是一種有壓力的環境,孩子便會將思考問題看作額外的負擔。所以,平時在學習生活中,當孩子對周圍的事情充滿好奇心時,是一件好事情,作為家長要鼓勵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