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一種教育孩子的行為原則?教育的探討的方法是永無止境的。筆者認為,我們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可以把握以下幾個原則;
1.永遠不要責備自己的孩子: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許許多多的事情,是我們家長不能理解和原諒的,比如,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喜歡講小話,飯前不喜歡洗手等,這些行為都是我們家長經常放在嘴邊嘮叨的事情。當我們面對孩子這種行為習慣地時候,正確的做法是要從孩子閃光的地方去贊揚孩子,去激勵孩子,以免孩子以錯誤的方式去面對生活和學習,甚至給別人造成不必要的傷害。作為家長,千萬不要用責備的方法去命令孩子改變自己的行為,這樣是取不到好的效果的。
2.孩子是需要不斷鼓勵的:我們平時在孩子玩耍時,要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多指導,這樣會更加促進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我們可以在一定范圍內給孩子定下一個目標,一個活動和交際的圈子,這樣就需要孩子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并且圍繞這個目標不斷地努力,我們不能因為有時候孩子的行為習慣不大正常而給孩子更多的責備。也許,換一種方式,可能會對孩子起到積極的作用。
3.教育孩子要符合孩子心聲發展的要求:家長在制定某個計劃時,一定要考慮這種計劃是施行是否符合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我們對孩子的行為習慣也要學會容忍,這是一種必須要做的,而不是一種縱容、我們要孩子的玩耍和孩子的學習放到一個同等的地位。不要經常對孩子的行為感到不可理解,我們要讓孩子實現這一目標,這就需要父母保持小心謹慎的態度,對孩子的教育一定要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