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孩子都存在一種自負的現象,自負是孩子一種常見的不健康的心理現象。他們往往自我評價過高,自以為了不起。那么孩子產生自負心理的原因主要有:孩子不能正確地認識自我,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自己的短處,過分嬌寵的家庭教育,孩子取得成績時父母表揚過多,等等。
當然,孩子不能沒有自負的心理,一定程度的自負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克服生活、學習中的各種困難和挫折。但是,孩子的自負必須建立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脫離孩子實際情況的自負不但不能幫助孩子走向成功,反而回影響孩子的生活、學習。工作和人際交往,嚴重的還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自負的孩子雖然也能取得不錯的成績,但他們往往缺乏遠大的理想和志向,此外,自負的孩子情緒也不穩定,如果他感覺別人不太注意他們時,他們就會感到垂頭喪氣,當遭遇失敗和挫折時,可能會否定自已的一切,進而變得自暴自棄。所以,做父母的要意識到自負對孩子的不利影響,分析孩子自負的原因,并幫助他們擺脫自負的不良心理狀況,莫讓自負捆住孩子的雙腳。
怎樣擺脫自負的心理?第一、讓孩子學會正確地評價自已。孩子的意識不能完全獨立,往往會對自己的評價有所偏差,因此,,他們驕傲自大,目中無人,凡事都以自我為中心,不會設身地地為別人著想。第二、父母做孩子的謙虛榜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是孩子最模仿的對象,父母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父母要努力為孩子創造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以自已的實際行動為孩子做好榜樣。第三、把握好表揚孩子的‘‘度”盡量不給孩子過多的物質獎勵,在表揚孩子時,要更加注重感情的作用,有時對孩子輕輕的一個微笑、一個眼神,都會起到許多物質獎勵難以起到的作用。第四、讓孩子多接觸比自己更優秀的人。父母要讓孩子明白強中更有強中手的道理,應該創造機會多讓孩子接觸一些比他們更優秀并且懂得謙虛的孩子,讓孩子自已體會別人的情緒,懂的不能因為自己優秀就可以看不起別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