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在所難勉的。作為父母,我們要教育好孩子,遇到了困難不要灰心喪氣,困難和挫折都是暫時的,只要我們對自己的人生充滿信息,相信困難很快就會過去。
作為父母,如果希望我們的子女將來能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父母從小就應該孩子刻苦的精神是必要的。因為一個害怕苦難、畏難、怕苦的人,是必然一事無成的。在這個世上,沒有一樣東西,是不勞而獲的。要想做成一件事,都會有困難,都會有艱辛,只是困難的大小不同,艱辛的程度不同而已。
現在社會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孩子嬌生慣養起來了。因而有些嬌生慣養的子女好逸惡勞,在家中從來不會幫助父母做點家務事。而在學校也是不認真聽講,學習馬虎。
歷史上有許多成功人士的事實證明,靠財產來打造孩子人生的做法只能毀掉孩子意志和人生奮斗的激情,對于胸無大志的人來說,最終是害了他們。
作為一個合格的學生,就應該刻苦,不畏懼苦難,不怕吃苦。我們要培養孩子的這種吃苦耐勞的精神,需要我們父母首先解放自己的觀念。首先,父母不能夠時刻要求孩子吃苦。寧愿自己多吃一點苦,唯恐孩子吃了苦,這恰恰是現代父母常犯的一種通病。他們總希望孩子能生活的幸福輕松,總怕孩子吃了苦。因此,他們在家里不讓自己的孩子做一點事,不教育他們的孩子勞動,從小養成勞動的習慣。
我們常說,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如果一個沒有勞動習慣,不熱愛勞動的人,是不可能不怕苦,不怕難的,也是不可能有刻苦精神的。所以,要培養孩子的刻苦精神,就必須首先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要使孩子從簡單的勞動中學會人生的偉大哲理。我們必須堅信,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獲這一道理,天道酬勤,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