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漫人生長路上,任何人都是難免遭受挫折。而經不住挫折磨練的孩子是很難擁有快樂的。父母有權利細心呵護孩子,使孩子免受挫折。同時,父母也有責任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要引導孩子在戰勝挫折的過程中品嘗勝利的喜悅和成長的快樂。
然而,中國大多數家長都怕自己的孩子受挫折。有的家長寧可自己受苦受難,也要讓孩子免受挫折,免受打擊,哪怕是一般的挫折和打擊,也要盡力為孩子遮擋。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給予適當的呵護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呵護過了頭,不讓孩子有任何機會受挫折的機會,這是不利于孩子成長的。試想,在溫室的般的環境中成長的幼苗能經歷風雨的考驗嗎?
如今,我們相當多的少年兒童多是獨生子女,他們處于“四二一”的模式家庭的核心地位,備受呵護和疼愛,沒有任何受挫的機會。因此,他們常常是在挫折和困難面前表現出十分脆弱的一面。
家長當然可以盡己所能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免受挫折和磨難,但沒有一個家長能牽著孩子走一輩子,也沒有一個家長能保證自己的孩子一生不會遇到苦難和挫折。既然漫漫人生路上遇到的各種難以想象的困難和挫折,我們何不讓自己的孩子從小受挫折訓練,培養孩子抵抗挫折的能能力和不怕挫折的意識呢?
每一孩子都有從小受挫折的訓練的權利。每一個孩子都需要從小接受挫折訓練。我們越疼愛自己的孩子,就越應該給孩子提供受挫折的訓練的機會。
那么,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受挫折的能力呢?
1. 家長要轉變觀念,不要以為對孩子呵護得越多越好。要在孩子能承受的范圍內,給孩子一些受挫折的機會。
2. 家長不要替孩子做過多的日常事務。要鼓勵孩子敢于挑戰挫折的考驗,在實踐中不斷培養抗挫折的意識。
3. 孩子遇到困難時,遇到挑戰和挫折時,家長切莫予以指責,而應引導孩子想辦法戰勝困難,應鼓勵孩子樹立信心,勇敢地挑戰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