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考試失利而沮喪的時候,家長應以溫柔體貼之心對待。
第一, 理解孩子的震驚和不安,明確告訴孩子,爸爸媽媽也和你同樣感到驚訝:因為這不是代表你的真實水平,同情理解中包含,讓孩子感覺到雖然自己考砸了,但父母仍然是充分肯定我的學習能力的。
第二, 理解和包容孩子“莫名的憤怒”—孩子的憤怒并不針對任何人,而是這個不能接受的考試結果。理智的回答應當是,口頭或書面方式告訴孩子:爸爸媽媽知道你心里難受,你可以自己待會兒,飯菜在桌上,吃的時候要加熱。溫柔提醒:別誤了上學!
第三, 鼓勵孩子把壓抑的情緒發泄出來。當孩子開始表達自己沮喪和難過時,家長應給以體諒的回應。語言的回應包括我知道、我了解、及肢體動作的回應包括給哭泣的孩子遞上紙巾、輕輕地拍打后背、擁抱等,讓孩子感覺到情感的支持。
第四, 當負面情緒宣泄后,鼓勵孩子反思考試失利的原因,從塞翁失馬中尋找有利的因素。此刻可以明確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并不認為偶爾考砸了一回就是壞事情。如果通過分析考砸的原因,找到自己知識網絡上的“漏洞”,你就消除了未來更重大考試或實際應用知識時的隱患,不也是壞事變成了好事的轉折點嗎?當孩子理解這一點,尋找考試本身的問題·,通常是無須家長幫忙的。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從失敗中學習,也是孩子成長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