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四年級小學生的母親,現在非常困惑的問題是兒子做作業非常拖拉,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里。一個小時可以完成的作業要做兩三小時,這一現象愈演愈烈。上周我動用了武力解決,他口口聲聲說會改正,可依然如此。昨天班主任來電告狀,也是談這個問題。幫幫我吧,我到底該怎么辦!
專家支招:下次,再遇到孩子做作業拖拉的情況,請告訴他:“媽媽和爸爸小時候也是這樣的。”體會一下這句話,試一試,看看這句話的神奇效果。
對于那些值得做的作業,孩子做起來拖拖拉拉,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孩子不是不想做,而是不會做。
你可以教孩子嗎?如果你也不很在行,和孩子一起看看,究竟問題出在哪里,看看誰能幫助他。他的任課老師?還是為他請一位好的家教老師。辦法總是有的。想三個辦法,其中必有一個是好的辦法。
做作業是孩子的事情,幫助孩子才是大人的事情。不要代替孩子承擔責任,那樣是很危險的。如果孩子不做作業,家長可否不管呢?家長敢不敢不管?讓我們來想一想,家長不管后,會有什么后果呢?
首先,家長的心態好一些。這是你的事,不是我的事,我選擇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家庭的氣氛不再緊張。
其次,孩子心態會好一些。爸爸媽媽不再罵我了,也不管我。沒人管真爽啊,好奇怪啊。再次,老師會很生氣。這家人不管孩子,孩子不完成作業。我也不管了。這是一種結果。另一種結果是,老師在班級里罵孩子。讓孩子覺得很不舒服。
到了這個時候,家長可以找孩子聊一聊,這一段時間以來生活過得如何,媽媽/爸爸不管了感受如何?老師的反映如何?孩子的感受如何?
聽聽孩子怎么說,然后對孩子坦誠地表達一下自己的感受。真誠地告訴孩子,你的困惑、感受以及你的期待。把孩子當成朋友,而不是為了教育他而說一些大道理。說些不好聽的大道理,還要求別人必須聽,是不尊重自己和別人的表現。覺性在于老師和家長的正確引導,而不是一味地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