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教育發展的現狀讓我們清醒地意識到:情感因素———一個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對學生學習起著重要的作用,對學習困難學生起著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我抓住多年在農村初中任教的契機,結合九(1)班學生學習英語的現狀,積極探索情感教學對提高學困生學習英語的作用和效果。
一、 對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實施情感教學的必要性
筆者經調查發現,所任教的九(1)班英語學困生占了60%的比例(約30人,滿分150,成績60分以下),許多智力水平較高(與數學成績相比)的學生也因為主觀和客觀的原因對英語學習毫無興趣,英語的整體教學質量始終處于薄弱階段。
從大量的摸底調查以及與學生的談心中發現,九(1)班這部分英語學困生大多數不喜歡英語老師———不喜歡上英語課———不喜歡英語這門課程,他們對英語學習缺乏濃厚的興趣,感到十分枯燥乏味,情緒低落,學習相當被動、消極;上課的大部分內容聽不懂,成了一種精神負擔,對自己缺乏信心,有的“破罐子破摔”,學習效率相當低下。由于這些學生學習困難,成績差,使有的教師忽視或歧視他們,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另外,農村的經濟條件、教育條件落后于城區,物質上、文化上的弱勢影響到學生學業成功的機會。由于種種原因,整個九年級英語學困生達到了3/5的人數。雖然這部分學生學習上處于弱勢,但是他們身上所固有的那種誠樸、善良、正直、熱情、單純等品質確是他們的寶貴財富。因此,根據他們自身的特點,要改變現狀,我認為必須以情感為切入口,通過情感教學來著手解決這一問題。遵循情感教學寓教于樂、以情施教和師生情感交融三條教學原則,讓學生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合作等方式,感受進步和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教學效益。
二、 對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實施情感教學的策略
1.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心理學家布魯納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此,我通過開展一系列活動來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如:起英語名字、開展單詞競賽等。通過類似活動,極大地調動了學困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熱情,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起了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
2. 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美國作家愛默生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學困生的形成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而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往往是被批評多,被表揚少,而他們的點滴進步又往往被忽視,因而缺乏自信心。因此,一學期來,筆者為了增強“學困生”的自信心并持之以恒,幾乎犧牲了所有的飯后時間,對他們進行英語學法指導,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對單詞讀不準甚至不會讀的“學困生”,加強語音教學,讓學生在掌握單詞拼讀規律的基礎上,進而加強對學生單詞記憶方法的指導。日積月累,學生不僅越記越有趣,越記越輕松,更樹立了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此外,英語知識點多而雜,如:四個“花費”、四個“說”、三個“到達”等等,“學困生”總是一籌莫展。對此,筆者每天都精選題目,利用課余時間讓他們先操練,再講解、分析,最后記憶,直到弄明白為止。這樣,到了課堂上他們也能像優等生一樣獨立完成相關的練習,學習情緒高漲,信心倍增。“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學生才能從“學會”達到“會學”,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自信心。
3. 營造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
著名作家艾青說過:“人總是有感情的,總是在喜愛一些事物和憎恨一些事物,雖然每個人情感的傾向和程度是有差別的。”要讓學生喜歡你的課,首先必須讓學生喜歡你這個人,正如英語中這句諺語所說:“Love me, love my dog.”因此,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保持飽滿、振奮的精神狀態,特別對于學困生,更要用善意的目光去問候他們,上課時力求語調高低起伏,態度和藹可親,講課幽默風趣,充分運用肢體語言,努力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把“輕松、親切、自然、幽默”傳遞給他們,把課堂逐漸轉化成一個自由交流、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English Corner, 積極營造這種快樂、民主、和諧、平等、寬松、幽默的課堂教學氛圍。在這樣一種氛圍下,學生會對教師產生信賴感、親切感,產生情感期待效應,也使“學困生”上課情緒處于最佳狀態,有效促進了整個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4. 注重課堂外師生的情感交融
教育家贊可夫說:“就教育工作的效果來說,很重要一點是看師生之間關系如何。”根據情感教學心理學的原理,作為教師應重視師生交往中的情感因素,以自己對學生的良好情感去引發學生積極的情感反應,促成師生情感交融,以發展和諧的師生關系,優化教學效果。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之余,學生在學習、生活上碰到困難,教師應積極地關心他們、幫助他們。有這樣一件事使我感觸很深,去年班中有一位高個男孩特別引人注目,天氣轉涼了腳上還趿拉著一雙拖鞋。他課后作業經常不完成,滿嘴臟話,常與同學打鬧,可以說是一個雙差生,班主任多次批評也不見效。隨后了解到這孩子的具體情況,我主動給他買了一雙嶄新的運動鞋送給他,并語重心長地開導他、教育他。從那以后他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期末考試破天荒考出了70多分。所以,教師的情感教育不僅體現在課堂上,還貫穿于課堂外,課堂外師生的情感交融是課堂內的延伸與鞏固。
三、 對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實施情感教學的初步效果
每接一批學生,我都能用全面、發展的觀點看待他們,不只用分數作為唯一尺度去衡量他們的發展;能“蹲下去看孩子”,不用成人的思維和眼光去要求和看待他們,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用寬容的心態去對待“學困生”的每一次過失;用期望的心情去等待“學困生”的每一點進步;用喜悅的心情去贊許“學困生”的每一點成功。通過一學期在英語教學中對學困生運用情感教學的實踐表明,情感教學促進了學生的認知發展和學習潛能的開發,增強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他們的學習效率,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態度,最終取得比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初次嘗到了成功的快樂,由此對英語這門學科的喜愛程度也日益加深。
綜上所述,情感教學對農村學困生的作用是十分顯著的。將學生視為有思想、有情感的個體,讓每一個學生都更愉快、更有效、更有趣地學習,個性得到充分和諧地發展,最大程度挖掘每一個學生的潛能,實際上也是我們每一位教師如何適應新課改形勢下對學生進行素質培養所必須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