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保持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形成良好課堂氣氛的基礎。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叛逆期,喜歡張揚個性。合理處理師生關系會給教學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每個學生都有每個學生的特點,找到他們的共同點,在學生范圍內形成合力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學生對教師的人格態度、專業水平、教學方法,甚至對某一問題的看法,都會自覺不自覺地進行評價,做出一些情感反應;甚至于把對教師的好惡遷移到教師所授課程上來。教師本身的言行也會在學生中產生反應。如果教師只對出類拔萃的學生感興趣,表現出厚愛,而冷落了成績差的學生,那么就會造成成績偏好的學生自以為是、驕傲自滿,成績差的學生灰心喪氣、感到自卑,慢慢就會產生抵觸情緒,對學習失去信心。教學中,教師應熱愛每個學生,尊重每個學生,關心每個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不要因為學生的成績優劣、性別、出身等不同而產生親疏和偏向。提問題或組織課堂活動,機會要盡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給那些自卑感強的差生有表現的機會,以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上課時,教師要環視每個學生,不要只看好學生,而使其他學生感到冷落,或者只看差生,讓每個學生覺得自己在教師心中有一席之地。如果每個學生經常感到教師對自己的熱愛、關心和尊重,便會被激發出健康的情感,產生積極的學習動機,在和諧的氣氛中學習知識,培養能力。
其次,靈活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是形成最佳課堂氣氛的重要保證。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恰當選擇與發揮,是教師創造性與教育藝術性表現的主要形式。一個教師在挑選各種具體情況下的最佳教學方法的能力越強,那么他的教學技巧與技能就表現得越出色、越新穎,課堂氣氛就越活躍,教學效果當然也就越顯著。教有定則,但教無定法。一法為主,多法配合,靈活地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最大限度地發揮課堂上每一分鐘的作用。在處理新舊知識上,要善于利用已學過的知識來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從而產生正遷移,同時也要善于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復習舊知識,使新舊知識相互滲透,形成整體。另外,還要利用直觀教具或電化手段來輔助教學,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運用,強化對所學材料的感知,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理解,強化記憶,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再次,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傳統的教師中心教學法已經得到徹底的改變,教師的主導地位已經轉換成指導的作用。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教師要研究學生,要了解學生對課程學習的心理和需要。組織教學要從實際出發,按照英語教學的原則,給學生創造英語環境,提供各種運用英語的機會,讓學生充分接觸英語,運用英語,力爭最大限度地為學生創造顯示才能、發揮才智的英語環境,使學生始終保持學習英語過程中的主動狀態、主動觀察、主動思維、主動回答,使教學過程本身成為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發展和提高過程。此外,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通過教學使全班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所得、都有所學;盡量讓更多的學生冒尖,盡可能不讓學生掉隊。
綜上,英語課堂教學要在吸收了傳統教學的優點的同時,融入課堂以知識的應用為主,強調多樣性、主動性、自主性的優點,進一步完善英語學科教學體系,使英語課堂教學更能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也融入新課程的理念,更具有時代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