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調整好心態
有些同學進入中學后,學習成績發生了變化,原先學習尖子變成成績一般的學生或被原先居后的同學趕超,于是心理不平衡。實際上小學初中的成績并沒有必然的聯系,誰更快適應初中學習誰就會取得學習上的主動,誰掌握了好的學習方法,就具備了最主要最根本的素質和能力,就會學得更快更好。數學家華羅庚、陳景潤、牛頓起先學習都不好,通過勤奮努力最終成就了偉大的事業。
二、學會學習
孔子是中國的偉大的教育家,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的意思是:學了知識以后要去練習復習應用,這樣才會從學習中得到快樂??鬃拥膶W生個個都很出色,其中有一個叫子夏的學生說:“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者?!弊酉牡囊馑几泳唧w:每天學會一些所不知道的知識,每月不能忘掉所掌握的技能,就可以說是一個好學者了。因此你們上課要認真掌握課堂上的新知識,課后每個同學必須做好復習這個環節,這樣你就會成為一個成功的學習者。對每個同學而言,課堂學習是學習的最主要環節,課前預習、上課三到—心到眼到手到、課后復習、獨立完成作業。
三、確定規范。
《論語》說:“不學禮,無以立?!薄抖Y記》說得好:“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什么叫人?人就是身上的獸性越來越少,文明性越來越多,這就成為人了。比方說動物,它們不講什么平等、憐憫,它就是弱肉強食,你吃我,我吃你,這是它們的鮮明原則。立規矩對習慣養成的作用至關重要。做父母的都特別希望老師關照自己的孩子,喜歡自己的孩子。但是,什么樣的孩子老師容易喜歡,在班里容易受歡迎?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日本教育家福澤諭吉說:“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教師。”大家一定要有這樣的準備,今天培養孩子的習慣是非常困難的,最大的困難在于我們的父母,甚至爺爺、奶奶,也包括老師,本身可能就有很多不良的習慣。我們可能也不完全知道什么是好習慣,我們是帶著很多獸性長大的。大家還記得文化大革命嗎?文化大革命破四舊,哪四舊?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文化大革命破了很多很多的好習慣。全世界都尊重孔子,我們中國人把他叫做孔老二。破四舊把很多很多好的東西破掉了,培養了一些“無知無畏無禮”的人。孩子在學校培養好習慣,放學回家:“爸爸,你好!媽媽,你好!”可是我們有的父母就不習慣:你叫喚什么呀?“爸爸,我回來了!媽媽,我回來了!”回來就回來吧,羅嗦什么啊。這孩子就不知道怎么辦了。實際上,要孩子學會關心,過去在我們中國歷史上有傳統,叫請安。孩子上學,走的時候得打招呼,回來的時候,要問候家里人,出去玩的時候,也要說一聲去哪里,父母都要積極回應他。要讓這個打招呼的行為成為每個家庭的一個很重要的習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所以,父母也應該配合,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文明的環境,學習的環境。
每一個成功者都有一個開始。勇于開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初一正是新的學習的開始,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歸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世界會向那些有目標和遠見的人讓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