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大家知多少?——哈維
哈維,W.
William Harvey (1578~1657)
哈維(Harvey,William),出生于英國的一個富裕農民的家里。他19歲畢業于英國的劍橋大學,之后到意大利留學,5年后他成為醫學博士。在意大利學醫時,他還常常去聽伽利略講授的力學和天文,深受這位教授的影響,使他的求知欲已跨越了學科的界線。伽利略注重實驗的做法,對哈維影響極大,這為他日后研究醫學,發現人的血液循環奠定了基礎。
英國醫生、生理學家、解剖學家和胚胎學家。1578年4月1日生于肯特郡的福克斯通,1657年6月3日卒于倫敦。1593年進入劍橋的康維爾和凱厄斯學院學文學與醫學,1597年獲大學學士學位。一年后去意大利帕杜阿大學學醫,1602年4月獲博士學位。回英國后,在倫敦行醫。自1609年起任圣巴塞洛繆醫院醫生,1618~1647年任英王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的御醫。1615~1656年還在皇家內科學院講過外科學。
他在1616年寫的解剖學講稿中,就接受了心臟最重要功能是輸送血液到動脈的新觀點。1628年,他以拉丁文出版的《心動論》即《動物心臟和血液運動的解剖學研究》一書,總結了他多年來的研究成果。首先,他通過計算血液量推斷血液必然是循環不已的。如果心室容量為56.8克,心跳每分鐘72次,則1小時由心臟壓出的血液應為(72×56.8×60)245376克,合540磅(約合245千克),相當于人體重量的3、4倍,這是不可能的,由此斷定血液在體內必然是循環的。其次,他用帶子結扎手臂并用手指壓迫靜脈,發現遠心端鼓起來而近心端卻癟下去,結合從解剖上看到的靜脈瓣膜的方向,確認:血液循環的途徑是從心臟經動脈流到靜脈再流回心臟的。此外,通過解剖和活體觀察,他發現動物心臟像水泵,收縮時把血液壓出來,舒張時心臟又充滿了血液,顯見血液循環的動力在于心臟的機械作用。于是他提出了新的血液循環理論,徹底否定了統治1000多年的蓋倫關于心血運動的錯誤看法,為近代生理學和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他從1616年起就開始了胚胎學的研究,1651年出版的《動物生殖的研究》一書,包括了他對家禽(卵生動物的代表)和鹿(胎生動物的代表)等動物生殖方面的觀察。他較前人更正確地逐日描述了雞胚的發育,并在交配和懷胎的不同時期,解剖了大量雌鹿的子宮,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資料。他猜測血液和心臟是胚胎最初形成的部分。他主張漸成論,認為卵是動物的原基。但他所指的卵,只是某種具有潛在生命的有形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