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忠賢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圓柱體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圓柱體的側面展開是長方形或正方形。掌握圓柱體表面積的計算就是側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積。并為以后計算圓柱體的表面積和體積打下基礎。并能應用它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會正確的進行實驗操作,發現規律,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與難點
1.圓柱體的表面積的組成部分教學的重點。
建立圓柱體的側面展開的形狀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圓柱體模型紙張若干, 剪刀,膠水或雙面膠
四、教學過程
1.復習導入
任飛同學要過生日了,同學們買了一個大蛋糕來慶祝她的生日。大家來觀察一下,包裝這個蛋糕一共用了多少紙張?
(1)要求包裝這個蛋糕一共用了多少紙張?就是求什么?什么叫做圓柱體的表面積。(2)我們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來認識?(3)圓柱體有什么特征?我們怎樣來找出原主題的特征呢?
請同學們拿起出準備好的圓柱體通過自己看一看、摸一摸,,同桌之間互相指一指、說一說你對圓柱體有哪些認識?你是怎樣得到的?
2.新課呈現
1.要求
(1) 學生對自己所準備的圓柱體進行包裝。要求是用的紙張是盡量少的。同桌合作完成。(2)我們在包裝的過程中需要準備哪些材料?
讓學生通過看著靜態畫面對圓柱體有哪些特征,作出直覺判斷,這有利于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因為直覺思維在一定意義上就是分析思維和直覺思維的統一。
2.包裝。
我們在包裝時,要對哪些面進行包裝。想想看。由學生操作完成
通過學生的實際操作,讓學生清晰地看到圓柱體特征和表面積的組成,從而驗證了前面的猜測。此設計有利于學生主動構建新的認知結構,操作和合作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分拆
再由學生將做好的包裝打開,觀察每一個面的特征是什么?這是老師可以重點引導學生將圓柱體的側面展開的形狀。通過剪、拼的方法最終是神門形狀。請同學們繼續觀察。
4. 驗證
(1) 再次由學生圍成、圓柱體再展開,圍成再展開,讓學生理解和掌握遠肢體的側米啊展開圖。(當圓柱體的側面展開是正方形的時候說明了什么?)
(4)引導學生總結出“圓柱體的表面積是由兩個相等的園,和一個側面組成。要計算圓柱體的表面積就是側面積+兩個底面積”。
3.操練
1.老師提出問題:如何來計算圓柱體的表面積呢?我們需要哪些數據?
2.再由學生討論去尋找。
3、老師引導學生對學生進行認識。底面、側面、高、半徑等概念。
4.拓展延伸
1.對一個圓柱體的食品盒貼商標,需要多少紙張?是求什么?
2.做一個無蓋的水桶,需要多少鐵皮?是求哪些面?
3.做一個排煙管,需要算幾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