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 |
歷史 |
知識與能力 |
①知識方面識記A世界市場的基本含義和主要類型;B當代世界市場的特點;②能力方面 A.理解能力:通過對"世界市場"含義的掌握,加深對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在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及當代世界市場呈現出的新的特點中所起的作用的理解;B.分析能力:通過對世界市場形成過程的了解分析,認識到生產力的發展在其中所起的決定性作用,提高我們運用歷史的觀點、社會的觀點來認識、分析經濟現象的能力。 |
①概述迪亞士、哥倫布開辟新航路的史實,認識地理大發現對世界市場形成的意義。
② 列舉荷蘭、英國野蠻搶奪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場的史實,認識殖民擴張與掠奪是資本主義列強建立世界市場的主要途徑。
③ 了解兩次工業革命的基本史實,探討其對資本主義市場發展的影響。 |
過程與方法 |
市場經濟→世界市場
①世界市場與國內市場的區別
②國際市場形成的三個階段
③ 三次科技革命與世界市場之間的關系
④ 當代世界市場的特點
得出結論的方法是:個案分析(如對美國波音公司零配件生產的分析),現實問題解剖(如對美國在911后的經濟發展狀況的分析,說明美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說明世界市場的概念) |
地理大發現——殖民掠奪——兩次工業革命
經濟史的相關方法。
|
情感態度價值觀 |
思想覺悟方面:A.生產的觀點:通過對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原因的學習,進一步加深理解"人類社會發展史首先是生產力發展的歷史"這一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B. 聯系觀點:通過對當代世界市場的新的特點的出現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而不是彼此孤立的,當然,這種聯系是有條件的。 |
學會從生產力角度和從道德角度認識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
|
流程 |
探究課題 |
學習方式 |
教學目標 | ||
知識與能力 |
過程與方法 |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 |||
一 |
報紙中的發現——無處不在的世界市場
問題:①舉例說明“世界市場”的作用
② 資本主義對世界市場具有獨一無二的控制力嗎? |
課外學習
小組合作探究
|
對世界市場的概念有所了解
認識到資本主義在世界市場中的地位和作用,認識當今世界多極化的發展 |
①從生活中體驗歷史,形成自己的歷史感悟
②形成問題意識,養成探究的良好習慣。
③在教師的引導下建構一定的歷史線索。
④史論結合,從歷史現象中揭示基本規律。
⑤掌握歷史的比較方法,從事件的比較中尋找歷史本質。
⑥提高閱讀的能力。
⑦ 學會從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認識中國的國情。
|
①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臺獨,培養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精神。
②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統一性與多樣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文化。
③形成開放的世界意識
④理解我國進行開放性建設的必要性、必然性和艱巨性。
⑤全面認識資本主義的發展,理解今天中國建設的不易。 |
二 |
課本中的發現—— 不斷走向世界的資本主義市場
問題:①閱讀課本導語,思考導語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梳理導語內容,并提出自己的問題。
②瀏覽課本內容,說明資本主義市場是怎樣走向世界的? (包括時間、事件) |
大致了解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的過程。
| |||
三 |
課本中的發現——略見雛形的世界市場
問題: ① 在新航路開辟之前,世界各地之間有貿易聯系嗎?為什么說新航路開辟后,世界市場才略見雛形?
②新航路的開辟如何促進了世界市場的形成?
③新航路開辟的動力是什么?與中國的鄭和遠航相比較,說明差異及其原因。 |
理解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及其對世界市場形成的作用。
| |||
四 |
課本中的發現——殖民國家擴張和爭奪海外市場
① 材料分析:東印度公司是怎樣盈利的?
② 簡述荷蘭和英國的發家史
③ 資料搜集:因殖民擴張而興起的城市
④ 在殖民擴張中“幸存”的中國狀況調查 |
|
認識殖民擴張對世界市場形成的作用 | ||
五 |
課本中的發現——工業革命和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 |
略 | |||
六 |
拓展研究—— 課本中的公司和工廠 |
寫作小小論文 |
了解工業組織的發展史,了解公司和工廠的區別,了解貿易公司的職能。從中了解世界市場逐步形成的過程。 | ||
七 |
拓展研究——東西方文明的碰撞與交融
是西方文明征服了東方文明?還是東方文明征服了西方文明? |
辯論會 |
從文明演進的角度評價資本主義市場的形成
了解新航路開辟、殖民擴張、工業革命對多元文化碰撞與交融產生的影響 |
|
對世界市場形成方式的認識 |
積極搜集和整理資料 |
課堂分享的表現 (積極、主動) |
歷史感悟深刻 |
同伴評價 |
|
|
|
|
教師評價 |
|
|
|
|